专业领域
核燃料后处理
学习/工作经历
1.学习经历
1982.9-1986.7 四川大学,化学系,放射化学,学士
1989.9-1992.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硕士
1998.9-2002.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博士
2.工作经历
1986.8-1995.10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助研/副研/研究员
1995.10-1999.8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室主任
1998.8-2003.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室主任,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技术负责人
2002.5-2008.7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
2008.10-2015.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0.1-2011.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工程调试副总师
2015.11-2018.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钚材料纯化项目总师
2014.9-至今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重大项目副总师
2017.06-至今 中核集团核燃料后处理工艺首席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副总师
任国际原子能机构核燃料循环方案和乏燃料管理技术工作组委员,期间多次代表我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后处理技术发达国家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技术研讨等方式,提升我国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国际影响力。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核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制定专业教学规范和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升了核工程类尤其是核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叶国安现为原子能院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培养科技带头人、项目和系统总师级骨干20余人。此外,叶国安多次作为央视科普节目嘉宾参与核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宣传绿色核能发展理念,为破除民众的“核恐惧”心理贡献学者力量。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叶国安长期致力于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研究,是我国该领域领军科学家。 钚等超铀元素是重要核材料。探索突破从乏燃料中提取核材料新技术,是实现我国核强国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核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时期面对国家安全及核能发展形势,叶国安带领团队承担了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在超铀元素分离领域分别在工艺攻关和重大基础设施研建中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叶国安研究解决了强辐射场中钚的价态调控重大难题,建立钚高效还原反萃工艺,实现了钚中微量杂质净化并工程应用;揭示了裂变元素杂质干扰铀钚分离的机理,并发明镎的价态调控技术,建立了我国核电站核燃料后处理两循环萃取分离工艺,用于建成核电站核燃料后处理厂;系统研究了酰胺荚醚三官能团及磷类等新萃取剂萃取锕系元素热力学规律,突破高放废液酰胺荚醚分离和钚-238萃取提取等关键技术,建成我国唯一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成为国家多个战略项目攻关核心平台,实现研发技术跨越提升。 叶国安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9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钱三强科技奖、奋进中核人等荣誉称号。202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叶国安现任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理事长,积极组织国内外学术活动,为国内核化工专业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核化工专业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